中国篮球队伍初登亚洲赛场,参加了第七届亚洲运动会和第八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及第六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参加这样大型多边的比赛,在中国篮球运动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国篮球队担负着重任,面临着多方面的考验。
1974年9月1日至16日,中国男、女篮球队参加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洲运动会篮球比赛。
男子组,参加比赛的队有朝鲜、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巴林、日本、科威特、菲律宾、中国、南朝鲜、以色列。比赛结果,以色列获第一名,南朝鲜第二,中国第三。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对亚洲各队有了充分的了解,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中国男篮为迎接亚运会的比赛经过两年的训练,水平有所提高。中国队平均身高1.93米,在亚洲是属于较高的队伍,体力也比较好,与亚洲各队相比是比较突出的。但我队个人技术不如亚洲的一些强队。由于我队身材高大,加强了篮下强攻,改进了过去死打硬扛篮下的打法,高大队员的技术向全面、灵活方向发展,扩大了进攻距离。我们运用了第一、二、三高度,尤其是第三高度使对方难以对付,进攻中充分利用空切、掩护配合外围中投,能里能外,在亚洲较好地施展了“以大打小”的策略,收到了预期效果。
在这届亚运会上,我队在5场与强队的比赛中(南朝鲜、菲律宾各两场、朝鲜1场),平均每场得97.1分,投78次,中40次,命中率达51%。中距离投篮平均每场得30分,命中率达40%。罚球不够理想,命中率仅达到60%。快攻略占优势,平均每场得16分。
我队在防守上,扩大了个人防守面积,在1对1、2对2、3对3的基础上,提高了整队配合能力,把防区扩大到8米。采用积极的攻击性扩大防守,破坏了对方的习惯配合。从我队每场得失分来看(得97.1分,失91.1分,是正6分;以色列得110分、失84分;其他各队全部是负分),重视防守训练是对的。
我队存在的问题是:比赛经验不足,对大型竞赛中随时出现的、复杂多变的情况适应能力差,反映出竞技心理训练不够;比赛作风不够顽强,临场指挥对比赛的控制力不够,应变能力差;基本技术不过硬,平均每场失误17次,犯规29次;阵地进攻配合速度慢,连续性差,战术呆板,攻守转换速度慢。
亚洲队各有特点,打法各异。如伊拉克队准确的中投,朝鲜队的快速反击,菲律宾队的集体抢篮板球与快速反击,南朝鲜队的突分、急停中投及小个打大个的打法等,都值得中国篮球队学习。
中国女子篮球队在第七届亚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同朝鲜、南朝鲜、日本、伊朗等队进行了比赛,以80:84和71:84的比分败给日本和南朝鲜,名列第三。
亚洲女子篮球运动水平是比较高的。南朝鲜和日本队曾获1971年第六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的第四、第五名,属国际劲旅。中国女子篮球队同她们有距离,但是不大,只要我们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吸取别人的长处,加强训练,就一定会超过她们。
南朝鲜和日本女篮在比赛中勇猛顽强、攻守中对抗性强、全力以赴、动作扎实、适应环境、有国际比赛的经验,能做到不受任何干扰,一拼到底。
她们技术全面、快速、有力、突然性强。每个队员各有特点,能在快速移动中完成各种角度的投篮,普遍掌握了跳投,中距离投篮准确,技术动作之间衔接好,起动快,变速变向突然性强。
她们很重视防守技术和配合。防守时重心低,移动速度快,在防守配合中进行区域夹击紧逼,积极抢断球,后场防守补位快速,在防守中较好地解决了手脚动作、堵位的路线和角度以及夹击的距离。
她们传球速度快,在半场进攻中穿插移动多,突然性强,个人攻击能力强。
中国女篮同亚洲强队的比赛,在身高方面处于优势,在战斗作风和防守上有差距。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狠抓基本技术的训练中,要进一步沿着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方向走出自己的路。要在“三从一大”的原则下练作风、练个人攻防能力。要提高攻守转换速度,逐渐缩小过分的位置分工。提高攻守能力。要保持“动中攻”,不能“等着打”,改变防区小的现象,发展攻击性防守,发展运用全场或中场的区域夹击防守。这些都是中国女篮进一步提高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1975年11月15日至26日,第八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泰国曼谷举行。11月14日亚洲篮联在曼谷举行了代表大会,批准亚洲篮联执行局关于恢复中国在亚洲篮联中合法席位的决议。我国代表张长禄出席了会议。中国男子篮球队第一次参加了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
中国男子篮球队领队是张长禄,副领队是张千,教练员是钱澄海、吕长新,裁判员张雨生,运动员有马连民、邢伟宁、徐元生、黄频捷、王德礼、袁战洪、张建设、李树钊、徐政文,张大维、张卫平、朱家忠。
参加这届锦标赛有中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科威特、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香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南朝鲜。比赛分预赛、决赛两段进行。预赛分A、B两组,A组的种子队为中国和菲律宾;B组为南朝鲜和日本。
分组预赛采用单淘汰制,取前三名参加决赛。前六名决赛同样采用单循坏制,如在预赛中已相遇则不再比赛,成绩带到决赛中计算。七到十三名作为1组决赛,办法与前六名相同。中国男篮经过预、决赛共9场比赛,保持不败,取得冠军,并取得了代表亚洲地区参加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奥运会篮球赛的资格。
第八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的名次排定是:中国、日本、南朝鲜、印度、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科威特,斯里兰卡。
中国男篮的9场比赛比分是:
对日本80:58分,对南朝鲜97:78分;对印度111:81分;对菲律宾105:85分;对泰国85:62分;对新加坡109:65分;对香港120:85分;对印尼108:85分;对巴基斯坦94:64分。
中国男子篮球队,自1974年9月参加第七届亚洲运动会到1975年11月这届锦标赛,历时14个月,摘取了亚洲男篮的桂冠,实现了赶超南朝鲜、日本、菲律宾等亚洲强队的目标。经验是:
制定了正确的策略
根据迎战菲律宾与参加亚运会和菲律宾4国邀请赛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当时亚洲队的状况和我队的实际,研究和制定了我们的训练和比赛方针,通过比赛的经验,证明是正确的。
亚洲球队的特点是重攻轻守,个人技术较好,得分多集中在某几个人身上,投篮命中率高;技术配合以二、三人为主或个人攻击,身材较矮。
中国队的特点是队员身材高大,体重、篮板球占优势,快攻多,集体配合好,上场比赛人员多,投篮较准。为此,制定了我们的策略是加强防守,“以攻为主”、“以我为主”,发扬特长。
在训练中着重搞好的几个问题
加强防守训练。从攻转守快,进攻中考虑防守,攻守联系。在防守时采用全场或2/3场地战术,控制对方的推进速度。半场防守站在8米区域,占据对方投篮点;加强个人防守训练,特别是对投手的重点防守,减少犯规;防守策略是以防对手的外线为主,我外线积极防守内线弥补外线。
快攻是中国男篮得分的手段之一。基于我队在快速移动中的技术不够纯熟的情况,要求快速移动中多传少运,长短结合,敢于起步。后来发展为及时传球与果断突破相结合,不固定接应,提高一传和分散的速度。结束段保持队形、距离、角度和节奏。力争每场快攻得25分以上。
阵地进攻,在一定配合路线的运动中,发挥两人配合和个人攻击能力。内外线结合,内线进攻不能死打篮下。通过锦标赛的考验,证明了我队的基本策略是符合实际的、是正确的。
中国男篮比较正确地处理了攻守关系。我队在9场比赛中,平均每场得分的比例为101:70。在同4个强队的比赛中为94:74,我队占20分的优势。
加强防守,降低对方得分。南朝鲜队在8场比赛中除对中国以外的7场比分,每场都超过100分,对中国是78:97,降低30分。日本队在7场球中平均每场得106分,对我国是59:80,降低40分。降低对方得分的有利措施是加强对重点得分队员的防守。
中国男篮积极打快攻的结果,每场达到 28.8分,超过指标3.8分。 我队贯彻了“以我为主、发扬特长”的策略思想,较好地解决了内外结合。在亚洲比赛中“以内为主”、中投与突破相结合,使战术配合多变。我队王德礼对南朝鲜队比赛中投10次,中8次,得分16分。我队投篮点多,上场队员都超过了10分。
中国男子篮球队获得亚洲冠军,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它表明中国男子篮球队已冲出亚洲,开始走向世界。然而,应当承认我与世界强队相比还存在着一段相当距离。但是,只要跟上世界篮球发展趋势,坚持走自己路,就一定会赶上。
1976年11月2日至12日,中国女子篮球队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领队是张长禄,副领队是师孝,于钢,教练员是白金申、胡利德,队员有方凤娣、孙卫国、宋晓波、沙鸥、张力军、王设、张清云、单端荣、刘克先、赵曼丽、王维芳、罗学莲。
参加的这次赛会的有中国、日本、菲律宾、马亚西亚、新加坡、香港和南朝鲜等7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女篮第一次参赛就以6战6胜的优异成绩(其中胜南朝鲜73:68、胜日本62:33),获冠军,提前完成了1978年的任务,在中国男篮之后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
中国女子篮球队在亚洲锦标赛期间与南朝鲜女篮的比赛,使赛会达到了高潮,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南朝鲜女篮曾获得1967年世界锦标赛第二名,自1965年,第一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以来,曾获第一、二、四、五届4次冠军,在第七届亚运会上曾以84:71的比分战胜过中国女篮。这次中国女篮战胜南朝鲜真是大快人心。
12月2日晚上,此次锦标赛的冠军争夺战在九龙的伊丽莎白体育馆打响了,由我队和南朝鲜队进行这最后一场的决赛。
张力军1986年在第5期《中国篮球队》上发表了《伊丽莎白体育馆的激战》一文,记述到:
伊丽莎白体育馆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开赛前,南朝鲜队向观众大献鲜花,气势咄咄逼人,很有一副卫冕亚洲冠军的派头。她们派了两名高大中锋和3个多次参加亚运会的老将出阵,这是她们的最强阵容。
我队在上半时先以中锋方凤娣、前锋张清云和我后卫单瑞英和罗学莲应敌。一开始,我们不熟悉对手的打法,对裁判的吹法不适应,前5分钟以3:16落后。
在赛前准备会上我队曾做了充分的研究,尽管开局不利,大家也没有慌乱。到第12分钟将比分追成21:22,仅落后1分。南朝鲜队不愧为亚洲劲旅,她们锋线突出,外围活跃,中锋在篮下也有一定威胁。我队在防守中很吃力,比分又逐渐拉开,上半时结束时我队落后12分。
“输球不输人!一定要打出我们的风格和水平,表现出我们的精神面貌来。”中场休息时张团长又做了动员。我们也针对上半时的战局对战术又做了新的部署。
下半时一开始,我队重新调整了阵容,方凤娣、宋晓波、赵曼丽、罗学莲和我上场。我队一一方面加强以南朝鲜小个队员的防守,控制她们的外围中投,同时“以我为主,以攻为主”,充分发挥我们的长处……
比赛进行到第20分钟,教练员果断地命令我们开始半场紧逼盯人,这下南朝鲜队可喘不过气来了,外围投篮没了准头,篮下进攻也不灵了。此时,战局发生了根本变化。49:58,55:59,比分扶摇直上。61:62,我队仅落后1分。
罗学莲一个突破上篮,成功了!我队开始领先。此时看台上的掌声震耳欲聋。我队继续扩大战果,方凤娣篮下进攻连连得手,宋晓波和我时而插入篮下得分……。香港的一家报纸赛后曾这样评论:“中国队越打越猛,干劲冲霄,气力好像用之不竭,好似猛虎下山,压着对手打。而南朝鲜队乱了方寸,已成了强弩之末。”当时场上情况正是这样。
下半时前10分钟,南朝鲜队教练还故意稳坐教练席,颇有些大将风度。可他终于坐不住了,站起来又叫又喊,南朝鲜队员也红了眼,拼命用犯规来阻止我队的进攻。第35分钟,南朝鲜队15号严重犯规……不得不离场。这时已“毕业”的12号居然又跳入场内,观众大哗,裁判将她赶了下去。南朝鲜队全线崩溃。
第38分半钟,我队以71:67领先,刚上场的张清云在左翼底线投入一球,73:68,我队彻底粉碎了南朝鲜队蝉联冠军的美梦。
比赛结束了,观众涌向场内。一位老华侨从看台上跳下来摔倒了,还没有站起来就伸出手和我握手,他眼里含着热泪,一再地说:“光荣啊!幸福啊!我要当一辈子中国人。”……我们每个队员都哭了,那是激动的泪,幸福的泪。
南朝鲜女篮在技术动作、战术意识、比赛经验方面都比我队老练、成熟,赛前外界舆论和我们都认为比我队较占优势。我队战胜南朝鲜这一具有世界水平的强队,主要是有下面一些经验。
知已知彼,客观地、正确地分析双方的实力,做好强弱转化的思想工作。1974年第七届亚运会我与南朝鲜相遇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只是在最后4分钟时,我队求胜心切,情绪不稳、连续失误和裁判不公而败于对方。说明我们还是有实力的。事隔两年,对双方的实力要进行重新的估计,借以鼓励队员树立信心。
南朝鲜队要极力“卫冕”,保持亚洲冠军心切,必然包袱沉重。到了香港以后抓紧一切时间进行针对中国的训练,可以看出她们的思想是既想赢,又怕输。只要我们在比赛中扬长避短,我们是可以取胜的。中国队果然获得了胜利。
制定正确的策略与作战方针,发扬自己的优势。在对彼我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以我为主,以攻为主”的作战方针,坚决打出自己的特点。力争篮板球主动,掌握好快攻的节奏,利用对方防守差和中锋后备力量不足的弱点,加强内线进攻和内外结合的攻击能力,发挥我队平均高度的优势,拖住对方打,使其慌乱。
积极防守,有取有舍。对方主要是依靠快攻、中投、中锋进攻和篮板球这四项手段得分,我队则以防快、防外为主。兵不厌诈,出奇兵,用高阵容迎敌。针对南朝鲜惯用
“三小两大”阵容,我以身高优势,用“三高二小”,充分利用第三高度,杀伤对方,占得篮板球的主动,争取攻守的主动。
通过与南朝鲜女篮的比赛,再次暴露出中国女篮的问题是在大型比赛的复杂环境中心理因素不稳定,所以造成开局不利的被动局面,这是平时对心理训练不够所致。
快速技术有待改进。内级打得成功,而外线欠佳,失误球多。如跳球时4次跳线违例、3次在无防守的情况下投篮不中、在关键时刻罚球6次而只中两次、两次在比分接近的情况下持球过人走步违例等等。
中国女篮也学到了亚洲强队的许多长处。如南朝鲜队的技术全面、灵活、中投命中率高,高大中锋攻击能力强及全队战术多、变化快、配合意识强的特点。日本队敢打基础敢拼,坚持到底的顽强精神,技术规格化、频率快、战术多、变化快的长处。
中国现代篮球运动得以恢复,并且有所提高,是值得庆幸的事。然而,我国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在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有了历史性的突破。